30岁赔40万,和刘烨演同性恋,靠硬汉角色逆风翻盘,如今57岁胡军狂减37斤再演硬汉,一句话让人泪目
30岁赔了40万,还差点把理想一块赔进去;
顶着非议演“禁忌题材”,和刘烨演绎一段沉默到极致的爱情;
靠着一股倔强,杀出一条硬汉路,熬成国剧的定海神针。
现在,57岁的胡军又一次“归队”了。
在央视抗战剧《归队》里,他演鲁长山——一个抗联排长,队伍打散了,兄弟失联了,他却一声不吭,咬牙把人一个个找回来。不是为了功名,而是“打不死,就打不散”。
而他自己呢?
脸上有岁月的沟壑,眼里却还有少年气。你能从他每句台词听出信仰,也能从他的沉默读到温度。
有观众说:“他演的不是鲁长山,是胡军自己,骨头硬,心更热。”
展开剩余87%胡军的成名,是标准的大器晚成。
刚毕业,他被分到北京人艺。听起来是“全国顶配剧院”,但现实是台上站最后一排,当“人形布景”,最多说两句台词。
他不服,心想:我可是科班出身,中戏出来的,还家里三代搞艺术,怎么能一直跑龙套?
于是自己掏钱,拉上几个兄弟排先锋话剧《原野》《保尔·柯察金》。当年流行“意识流”,讲究抽象意境,但观众根本看不懂。
结果,一场演出下来,观众连十个都坐不满。
账一算,赔了将近40万。灯光、道具、布景、人工,全是自己垫的。
“我们演得热血沸腾,观众看完只想快点散场。”
还有人留言:“想走走不了,想睡睡不着。”那一刻,他才意识到——不是所有热情都能打动人。那时候的胡军,才彻底认清现实:光靠感动自己,是不够的。
他“认怂”了,离开舞台,转头拍起了影视剧。
然后,《蓝宇》来了。
导演关锦鹏要他演陈捍东——一个身份特殊、情感压抑的商人角色。外界一片劝退:题材太冒险,别接。
可胡军只说了一句:“只要能打动我,我就演。”
他和刘烨的那场无对白对手戏,坐在床沿,没一句话,全靠眼神交流,一抬眼,对方眼圈就红了。那场戏,至今还有影迷在回刷。
凭这部戏,他拿下金紫荆奖影帝,也第一次真正在大众面前“火”了。
接着,《天龙八部》找来,他演的萧峰,粗中有细、铁汉柔情,金庸老爷子亲点名:“他是最接近原著的萧峰。”
那一年,他35岁。终于熬到自己的一刻。
其实,胡军这股轴劲,从小就有。
他出身音乐世家,爸爸胡宝善,大伯胡松华,都是响当当的歌唱家。
家里盼他子承父业,可他偏不唱:“我不喜欢,我就不唱。”
老师看这孩子轴得可爱,就说:“你去考中戏试试?”
一试,中戏和北影全都考上了。他选了中戏,开启了人生下一幕。
也是在那时,有一个女孩悄悄闯进了他的世界。
卢芳,中戏小师妹。他俩合作话剧《军用列车》,戏还没排完,他已经偷偷动心。
有一次吃饭,他问:“我能喝一瓶吗?”卢芳回:“行,我陪你。”结果两人一人八瓶,一路喝到天亮。
就是这个姑娘,后来成了他妻子。
1999年,他在罗马广场单膝下跪,求婚。卢芳笑着答:“我们要像《费加罗的婚礼》一样,坚贞不渝。”
婚后,两人育有一儿一女。
胡军说:“我其实在家挺怂的,吵架我都会先认错。”
对女儿九九,是十足“女儿奴”,穿什么都听女儿的;
对儿子康康,从起初的严父到如今的“哥们儿陪伴”,全靠一点点磨出来的爱。
上《爸爸去哪儿》时,他一边劈柴做饭,一边哄儿子睡觉。观众第一次看到,荧幕上的“铁汉”能这样温柔。
胡军说:“我不是明星,我是我孩子的爸爸。”
也正是这份柔情,撑起他后半生对表演的执着。
近年,他很少出现在电视上,《北上》是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。
导演三顾茅庐请他演“谢天成”,他一开始拒绝:“我怕演不好窝囊男人。”
最后是剧本打动了他。他接下角色,为了演出那种“暴发户发福感”,他硬是增重20斤,练驼背,连衣服都穿小一码,就为衬出“肚腩”。
卖船那场戏,他崩溃大哭,差点真跳进河里。导演说:“他演完,我在监视器前哭得不行。”
这就是胡军。外表像岩石一样冷硬,内心却藏着滚烫的温情。
而这种柔,也延续到了《归队》里那个“老山东”的身上。
为了这个角色,他又从190多斤减到150斤,减了整整37斤。
不是为了帅,而是为了演出一个“吃不饱、穿不暖,还要打仗”的抗联排长。
剧组进了东北深山,三个月零下30度,没棚子、没替身,全员硬刚。
有人问他:“累不累?”
他只说:“那时候的人是真的死了,我这点不算什么。”
你听听,什么叫敬畏角色,这就叫。
现在的胡军,不抢热搜,不讲人设,也不靠综艺维持曝光。
他用三十年时间,把自己活成了观众信得过的演员。
你可以不认识他生活里的样子,但你看过他演的萧峰、雷公、鲁长山——你就忘不了。
所以啊,《归队》到底好不好看?
一句话:胡军都这么拼了,观众不会失望的。
发布于:山西省
- 上一篇:路维光电:实控人等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
- 下一篇:没有了
